文章原載于《人民日報海外版》2021年09月22日第 06版
陳福壽(左一)、王文教(右一)和兩名女運動員獲得第一屆全運會五項冠軍。
王文教、陳福壽是印尼華僑。20世紀50年代,他們以出色的技術和成績成為印尼羽毛球界的國手明星。1953年,王文教、陳福壽等作為印尼華僑青年體育觀摩團的成員到中國觀看比賽。在隨后的友誼賽中,他們非常輕松地戰勝了當時的全國冠軍。贏得比賽卻讓王文教、陳福壽等人心中很難受,他們想:中國這么大的國家,羽毛球水平卻這么差,我們應該留在中國幫助發展羽毛球。
但回國是一個艱難的抉擇:一是他們在印尼發展前景廣闊,回國就意味著放棄這一切;二是參加國際大賽是一個運動員體現價值的舞臺,而當時新中國還不是國際羽毛球聯合會成員,回國意味著沒有機會參加國際大賽;三是國內生活艱苦,家人都反對他們回國的決定。但思慮再三,二人還是決定回祖國打球。
1954年,王文教、陳福壽等人從印尼回國來到北京。雖然國家非常重視,盡可能為他們提供保障,但當時正處于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他們的工作、生活條件都很艱苦。但他們卻毫不在意,“如果只想著生活安逸,我們就不會回來了。畢竟我在印尼是名人,要找什么工作都很方便。我們回來是為了祖國。”
彼時,中國羽毛球運動的發展不容樂觀。王文教回憶說:“那時中國羽毛球運動幾乎沒有什么基礎,運動員技術水平也很低。”由于北京沒有羽毛球館,他們只好到天津的基督教青年會禮堂訓練。北京體育館竣工后,他們才有了較好的訓練場地。當時,中國羽毛球隊只有王文教和陳福壽、黃世明3個人,“3個人連雙打都練不成,只好從北京的華僑補習學校找了一個會打羽毛球的同學來陪練。”好在同為印尼羽毛球健將的施寧安不久之后也回來了,國家隊終于擺脫了湊不齊隊員的尷尬局面。
王文教、陳福壽等人從國外帶回的先進打法和理念,對中國羽毛球運動的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在他們的帶動下,羽毛球運動猶如星星之火,很快在全國形成燎原之勢。1956年11月,福建省成立了中國第一支省級羽毛球隊,在隨后的兩三年時間里,上海、廣東、天津、湖南、湖北等20多個省、市相繼建隊,全國性的羽毛球比賽也開始不斷舉行,中國羽毛球運動水平有了明顯提高。為了推廣羽毛球運動,促進羽毛球進學校、進工廠,王文教、陳福壽還合寫了《怎樣打羽毛球》的教材,成為各地羽毛球集訓隊的訓練指導藍本。
1965年,已經轉為教練的王文教,帶領湯仙虎、陳玉娘、梁秋霞等人組成的中國羽毛球隊出訪歐洲,當時的丹麥隊和瑞典隊是世界羽壇勁旅,名將科普斯是世界冠軍。王文教回憶說:“開賽之前,當地媒體打出了‘中國人會打羽毛球嗎?’的大標題,當時我們都感到很氣憤。”“結果我們把世界冠軍科普斯打了個15︰0,所以報紙第二天登報標題是‘我們的世界冠軍吃了鴨蛋’。”那家報紙還評論說:“中國羽毛球隊員的打法讓人眼花繚亂,他們不停地起跳扣殺,他們的速度驚人。”最終,中國羽毛球隊取得了34︰0的全勝戰績,震驚了國際羽壇。當時,因抵制“兩個中國”圖謀,中國拒絕加入國際羽聯,無法參加國際賽事。但中國隊多次擊敗世界冠軍,開啟了國際羽壇“無冕之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