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尼歸僑陳秀蘭、司徒珠芳分別向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捐贈了一批實物及資料。
(一)印尼歸僑陳秀蘭
這是陳秀蘭第3次向僑博捐贈。此次捐贈的實物及資料數量達192件,主要包括老照片、畢業證、榮譽證書、科普著作等,時間跨度70年(1951至2021年),見證了陳秀蘭從印尼回國接受高等教育,在工作崗位無私奉獻的人生經歷。
1951年新中國成立初期,年僅19歲的陳秀蘭下決心回祖國繼續學習、參加建設、報效國家。她與志同道合的同學們結伴乘坐“芝萬宜”號輪船回國。在僑務部門的安排下,寄宿在北京東堂子胡同25號的歸國華僑學生中等補習學校,同年參加華北、華東和東北三大區73所高校聯合考試,考入燕京大學生物系(后并入北京大學),1955年畢業后在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后并入中科院遺傳研究所)工作。愛國與科研是貫穿其人生歷程的兩條主線。在就讀燕京大學期間,她就申請成為共青團員,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在中科院工作的第二年(1956年)加入共產黨,至今黨齡已有68年。
1973年,陳秀蘭被任命為中科院哺乳動物胚胎移植研究組(203組)組長。在隨后的20多年里,她與203組的成員們攻堅克難,承擔“六五”“七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及“863”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等多項課題,開創了我國哺乳動物胚胎移植研究的先河。1994退休后,她繼續編寫科普讀物、科普文章,獨立撰寫或合作編寫完成了《探索生命》《未來的生物工程》《多莉不再孤獨》《科學速遞》《衣食住行話植物》等10多本少兒科普讀物,向年輕人推廣宣傳生殖科學。2008年,她參與合編的《E時代N個為什么》科普叢書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科普書類最高獎項)。
(二)印尼歸僑李國合、司徒珠芳夫婦
印尼歸僑司徒珠芳捐贈僑博實物和資料達212件,大部分為其丈夫李國合的物品。20世紀60年代,印尼國內“排華”形勢升級,華僑生存環境急劇惡化。李國合、司徒珠芳于1965年乘坐“光華輪”回國,得到黨和國家的親切關懷和妥善安置。
此次他們捐贈僑博的實物,包括從印尼帶回國的文具(彩鉛、鉛筆、素描本、筆記本)、生活用品(收音機、餐具)、畢業證書、獲獎證書、書籍、樂器等等,以及回國后獲得的畢業證、喜報及榮譽證書。
回國前,李國合是印尼望加錫中華師范學校的教師,自小接受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小學和中學都畢業于當地的華文學校。1963至1965年,在印尼參加廈門大學函授部開設的“中國語文師范專修科”課程。廈門大學函授部成立于1956年,是我國高校最早設立的海外教育機構之一,主要以書信郵寄的模式進行函授教學,海外函授學生數千人,遍布五大洲21個國家和地區。
1965年9月回國,他得到廣州歸僑學生接待站的安置,隨后在北京歸國華僑中等補習學校學習。1968年畢業后,進入北京東郊木材廠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獲得了眾多表彰。他不僅在工作上積極進取,還利用業余時間參加《人民文學》創作函授中心的培訓,提升寫作能力,成為《人民建材報》(后改名為《中國建材報》)《北京科技報》等報刊通訊員和特約記者,拍攝素材并撰寫專稿。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北京日報》《工人日報》《北京科技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僑務工作研究》等報刊上發表了一千多篇報道。
陳秀蘭、李國合是歸僑群體中的一份子,他們和眾多歸僑一樣熱愛祖國,決心報效國家。他們回國后都得到了黨和國家的關懷和照顧,在祖國接受高等教育,在各自不同的崗位上默默耕耘和無私奉獻。新中國的光輝照亮歸僑的人生路,歸僑的青春因報效祖國而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