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省僑聯在南京組織召開“高質量發展與僑聯工作改革創新”研討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僑務工作重要論述,探討僑情變化特點及僑務工作面臨的新課題,切實找準新時代僑聯服務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工作著力點和實踐突破口。省僑聯副主席艾卉出席會議并講話。
艾卉表示,正值全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之際,僑聯系統總結全年工作、謀劃明年思路之時,召開本次研討會旨在一體學習貫徹好黨的二十大、三中全會精神,深入交流探討僑聯工作在助力江蘇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和方式,扎實推動上級決策部署在僑聯系統落地落實。關于進一步有效履行僑聯組織涉僑學術研究職能,為江蘇高質量發展提供專業化的理論支撐,艾卉提出三點意見:一要提高站位,充分認清僑聯組織開展涉僑學術研究的重要意義;二要抓住重點,深刻理解僑務工作在服務和推進高質量發展中的獨特優勢;三要注重實踐,切實找準新時代僑聯工作服務和推進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
艾卉強調,全省各級僑聯要認真落實《關于江蘇省僑聯組織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涉僑研究合作的意見》,緊密結合工作實際,與屬地各相關高校、研究機構建立溝通順暢、運行高效、互惠互利、優勢互補的合作機制,重視團結、聯系專家學者,關心和支持涉僑學術研究工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形成推動工作的“外腦”,更好服務江蘇高質量發展。
其間,中國華僑歷史學會理事、南京工業大學海外教育學院教授薛莉清、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陳云云先后作主題授課。兩位專家分別以《新形勢下華僑華人工作的新特點與新趨勢》《新時代僑務工作面臨的機遇、挑戰及應對》為題,從不同維度、多個方面分享了他們的研究成果,讓與會同志對高質量發展與僑聯工作改革創新的形勢和背景有了全新的理解和進一步的實踐思考。
實現新時代僑聯工作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蘇州市僑聯秘書長林艷說,必須以“新質”為實踐要求,在工作理念、服務手段、資源集結等方面主動謀劃、善于創新。南京市高淳區僑聯主席唐愛梅表示,要發揮僑力,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匯集僑智,促進海外華商創新創業;凝聚僑心,增強市場資源聯動效應。南通市僑聯黨組成員、主席助理曹博平提出,要加強部門協作,發揮僑智作用,傾心傾力服務,為僑企輸送人才、轉型升級紓困解難。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施從美建議,通過加強組織建設、提升服務水平、加強信息交流、鼓勵創新合作模式、提供資金支持等舉措,更好地發揮江蘇省華僑社團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作用。
對于如何加強僑界國際傳播能力,鎮江市僑聯主席王永新提出,要加強研究和統籌,樹立大僑務理念,打造傳播品牌,加快構建多渠道、立體式對外傳播格局。淮陰工學院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副教授郁敏則通過創新工作機制,發揮僑界“她”力量,建設特色品牌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淮安市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張永明表示,要以基地“破局”,以活動“蓄勢 ”,以傳媒“出圈”,探索小城市國際形象傳播新路徑。江蘇大學文學院院長、語言文化中心主任任曉霏以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活動為例,指出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是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重要支撐,要加強文化遺產傳承與傳播,促進華文教育高質量發展。
華裔新生代是海外華僑群體的中堅力量,其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與否關系重大。常州市僑聯黨組成員、四級調研員衡中正表示,要以親情為媒,加強與華裔新生代的往來;以文化為魂,增強華裔新生代歸屬感;以發展為要,助力華裔新生代創新創業。南京傳媒學院國際傳播學院副教授張薇建議,要重視各項活動的頂層設計,打造系統活動主題庫;改進海外華文教師培訓體系,改變教材編寫策略;拓展文化傳播內容,創新傳播手段;有的放矢,打造形式多樣的激勵機制。
南京市僑聯黨組成員、一級調研員馬聯鈺指出,隨著國內形勢向好發展,維護僑益的工作從以往幫扶慰問為主向多領域拓展,涉及企業經營、房屋拆遷、子女教育、環境保護等。南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宋超表示,要加大僑情分析,加強僑務法治建設,完善公共服務體系,聚焦涉僑權益保護前沿問題研究。
“近年來,僑聯組織服務大局的功能越來越強,為僑服務的面越來越廣。”關于基層社會治理,無錫市錫山區僑聯主席顧艷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談了體會認識。南京市鼓樓區鳳凰街道統戰委員胡玲介紹,鳳凰街道僑聯利用自身獨特的優勢和資源,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積極組織僑界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呈現出“我為僑胞服務好,僑為社區貢獻多”的和諧局面。南京工程學院社會工作系主任、教授張志鵬表示,僑聯工作應主動參與基層社會治理,聚焦服務“兩個群眾”,為海外華僑社區與僑胞故鄉的社區建立起交流互動橋梁,吸引新一代僑胞參與社區志愿服務,開展公益慈善活動,引導參與社區治理與發展。
僑務理論研究工作是僑聯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基礎性地位和作用。無錫市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余海光建議,進一步提供理論研究的平臺,加強理論研究隊伍建設,拓展僑務理論研究的視野,不斷將豐富的僑務工作實踐經驗提煉升華為理論創新成果。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僑聯副主席、無錫華僑研究院研究員王濤表示,通過研究機構、平臺團隊、學科建設、研究院、期刊、課題研究、學術會議等平臺和載體,圍繞全國和江蘇華僑華人研究領域的重點難點熱點和地域特色的問題開展工作,持續發力,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和影響力。
關于新時代高校僑聯組織建設,南京大學僑聯副主席、南京市南大和園社區僑聯主席劉興民認為,僑界人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僑界人才密集,可以在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更大作為。常州大學僑聯秘書長、跨文化研究院/華文教育研究院副院長許志惠表示,繼續做好品牌和特色建設,通過僑聯這個平臺實現更多跨學科、跨學院以及江蘇、常州等校地合作與交流。
本次研討會中,各位專家學者及僑界代表各抒己見,圍繞新質生產力、中外文化交流、僑鄉振興、基層社會治理等多個涉僑議題展開深入探討,上下同心、暢敘暢議、共商共謀,為高質量發展與僑聯工作改革創新打開了新視野,拓展了新思路,取得了“梳理工作、分析差距、理清思路、研究對策”的良好成效。
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淮安、鎮江等設區市僑聯分管領導、屬地高校涉僑學術研究學者,南京市基層僑聯工作者代表等27人參加研討會。
來源:江蘇省僑聯